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经典文案 >

古代诗词经典及鉴赏-集锦97句

2023-05-10 17:37经典文案人已围观

简介古代诗词经典及鉴赏 1、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

古代诗词经典及鉴赏

1、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5、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6、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第二首诗主要是抨击统治者只知道轻歌曼舞、歌舞升平,却不管不顾中原都要被打破了。统治者只知道纸醉金迷、醉生梦死,最终才导致“舞破中原”啊。

11、《武陵春·春晚》

12、唐代:杜甫

13、赏析:这首诗主要写的就是清明节,在古时候,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7、再加上彼时作者正在一个人孤独地赶路,就更容易触景生情了。整首诗虽然一个典故都没用,全篇都很通俗易懂,但是却意境幽美,情感充沛。整首诗的气氛点由低而高、逐步上升直到高潮顶点,却又戛然而止,留下大片空白,令人余韵邈然、耐人寻味。不得不说写的真真是高明啊。

1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9、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20、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二:《钱塘湖春行》

21、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22、相传是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军队决战的地方。整首诗以小见大,不仅仅过分的强调了“东风”的作用,还从反面假想周瑜的失败。

23、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24、《山行》

2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7、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28、《春望》

29、《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3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古代诗词经典及鉴赏

31、这三首诗各有各的风格,第一首以送荔枝这件事来鞭挞唐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妃子笑”就很容易想到春秋时期的周幽王,他为了博妃子——褒姒一笑,不惜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

32、这一连三首诗,虽然诗风委婉含蓄,但是字里行间的佯装轻快,却是在对古往今来统治者一味地荒淫误国给予了大大的嘲讽。

33、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34、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35、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36、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3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9、宋代:李清照

40、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41、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42、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43、在当时,清明节是一个基调悲伤浓郁的大节日,就该是一个家人团聚或者踏青游玩,亦或者上坟扫墓的日子。诗人的情感都是非常丰富的,所以他们心头的滋味也都是相当复杂。

44、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45、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五:《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6、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47、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三:《春望》

48、赏析:这三首诗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相传华清宫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寻欢作乐的地方,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是其中的名作。

49、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50、《清明》

51、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52、《钱塘湖春行》

53、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54、《静夜思》

55、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这些景物有顺序的排列在一起,有的着重描写,有的一笔带过,为整首诗的气氛情境烘托到位。这首诗并没有为秋天的萧瑟凄凉而叹息,而是在夸赞大自然的秋天豪爽大方,表明了诗人的才气和见地。

5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57、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58、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5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0、宋代:辛弃疾

古代诗词经典及鉴赏

6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2、诗词最佳十首以及赏析:

63、整首诗借用了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64、《题西林壁》

65、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66、千古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7、《赤壁》

68、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0、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所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71、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2、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7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74、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四:《题西林壁》

7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6、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7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8、杜牧精通军事,而且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相当清楚了解,也多次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是在这首诗中,杜牧却把这场战役中周瑜的胜利完全归功于偶然的东风,实际用意是在说统治者过于自负,不懂用兵之法。

79、唐代:白居易

80、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82、《泊秦淮》

83、虽然是幽静柔和的水边夜色,但是又有隐隐流动的感觉,使整首诗迷蒙寂静的气氛更浓了。后一句“夜泊秦淮近酒家”也是大有文章,仅仅前四个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同时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也成功引出了“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触动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这一句话就笼络了全篇,构思之精巧由此可见。

8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85、这首诗的开篇第一句就大不相同,“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它将烟、水、月、沙四种意象结合到了一起,形成了淡雅凄清的气氛。

8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7、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88、宋代:苏轼

89、赏析: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赤壁”在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对岸是乌林。

90、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六:《武陵春·春晚》

古代诗词经典及鉴赏

91、唐代:李白

92、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93、第三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主要说唐玄宗整日与杨贵妃在骊山游乐,不理朝政,全国上下也都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之前那安禄山在骊山上觐见唐玄宗和杨贵妃时受到的屈辱,终究会有报应。

9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5、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96、诗词鉴赏:

97、最后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仅是在说醉生梦死的陈后主,还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果再不改变,将会重蹈覆辙,家破国亡。

Tags:

很赞哦!

随机图文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