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经典文案 >

历史故事老马识途100字

2023-05-10 17:38经典文案人已围观

简介历史故事老马识途100字 1、齐桓公立刻派人放老马在前面引路。果然,老马认识回家的路,齐军顺利地回家了,从此以后,老马识途就被人们运用。 2、齐桓公火了,正跟管仲商议去讨伐

历史故事老马识途100字

1、齐桓公立刻派人放老马在前面引路。果然,老马认识回家的路,齐军顺利地回家了,从此以后,老马识途就被人们运用。

2、齐桓公火了,正跟管仲商议去讨伐楚国,没想到北方的燕国到这里来讨救兵说北边的山戎打进来了,老百姓都快死光了。从此一场大战展开了。经过几个国家的齐心协力,终于打了胜仗。

3、“老马识途”本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看年岁已高的人,他们的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年轻人难以超越的。

5、老马识途的故事:战国时期,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孤竹。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将士们纷纷夸赞还是老马识途啊!

6、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领引大军走出山谷。”

7、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的山戎,相国和大夫一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凯旋已是冬天,大军迷了路,找不到归路。

8、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9、时间一长,军队的粮食越来越少了,相国管仲意识到如果再不找到出路,大家都会困死在山谷里,必须赶紧想出一个主意。

10、出处:战国时期韩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11、成语故事:

12、《老马识途》原文:

13、北方燕国的边境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经常神出鬼没地侵袭燕国,把燕国折磨得疲惫不堪,实力较弱的燕国对此却无可奈何。南面是强大的齐国,而且齐国有时候也会受少数民族的侵扰。燕国国君想到慷慨热心的诸侯霸主齐桓公,于是就请求他出兵帮助。

14、管仲说:“找几匹老马来,凭借它们的智慧,也许会找到回去的路。”齐桓公同意了。

15、“老马识途”的典故告诉我们对于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16、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蚁穴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山地,终于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

17、果然,老马很快带着军队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齐桓公高兴地说:“多亏这些老马,我的军队才安全地渡过难关啊!”

18、《老马识途》故事出自春秋时期《韩非子·说林上》。

19、“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

20、典故内容为:春秋时期,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21、山戎的老百姓归顺了齐国,但是,孤竹国大将黄花把齐桓公和燕庄公领进了孤竹国都城,骗到了迷谷,使齐桓公、燕庄公和将士们迷失了方向。

22、不一会儿,士兵牵来了几匹老马。管仲解开老马的缰绳,让它们自由行走,军队就在后面跟着。

23、年,齐桓公约诸侯共同订立盟约。可是,楚国不但不参加,反而叫郑国也别参加。

24、译文: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25、那里平沙一片,就跟大海一样一眼望去分不出东南西北。

26、识途老马[shítúlǎomǎ]

27、没想到,军队在山谷里迷了路。周围的景物都被雪盖住了,很难辨认方向。天气很冷,粮食在战争中也已经消耗了不少,士兵们都很惊慌。

28、春秋时期,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打了一年,齐国终于胜利了,齐桓公高高兴兴地班师回朝。

29、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30、齐桓公和管叔商量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带兵前往北方攻打入侵燕国的各个部落。这次征讨敌人,路途相当遥远。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远征。齐桓公为这次长征进行了十几年的充分准备,并亲自带兵前往,国相管仲和大夫隰(xí)朋随同出征。

历史故事老马识途100字

31、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

32、管仲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找到回家的路,那么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同样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为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让它在前面引路。”

33、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

34、春秋时期,齐国是北方的大国。有一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和大夫都随同他一起前往。

35、“老马识途”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韩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

36、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没过多久,在老马的带领下,齐国的军队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

37、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

38、说来还真是奇怪,这些老马没有一点犹豫,直接朝一个方向走去,齐军赶紧跟着它们,没过多久就走出了山谷,找到回齐国的道路。

39、管仲想了很久,对齐桓公说:“大王,狗离家很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我想老马也应该有这个认路的本领,不如让军中的老马在前面领路,带着大家走出山谷。”齐桓公一听,觉得有道理,立刻让人挑出几匹老马,解开套在老马身上的绳子,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40、《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41、后来用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42、春秋时期,燕国被北方一支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山戎入侵,劫夺了很多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没有办法,只好向齐国求救。于是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山戎,救援燕国,一同随行的还有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齐军春天出征,到冬天才打赢胜仗回国,原来的草木早已经变样了,因此齐军在回去的路上绕来绕去,最后经过一个山谷时迷了路,虽然派出很多侦查的人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往哪边走。

43、“什么办法?”齐桓公激动地问。

44、《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45、管仲对齐桓公说:“主公,我想到办法了。”

46、士兵们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就在这危急时刻,管仲想出了老马识途的办法,让大家走出了迷谷。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原因是:管仲在这么可拍的迷谷里,能冷静下来想出老马识途的办法,是平常人做不到而不可能做到的事,他真是个镇定、机智、聪明的人,让我深深感到敬佩。

47、解释: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Tags:

很赞哦!

随机图文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