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经典文案 >

莫衷一是和无所适从造句26句

2023-12-28 09:59经典文案人已围观

简介1、造句:两位经理的意见不同,弄得属下无所适从。 2、拼音:无所适从→wúsuǒshìcóng 3、“提笔忘字”成语有无所适从。拓展内容如下:成语的拼音、解释、近反义词、造句 4、反义词

1、造句:两位经理的意见不同,弄得属下无所适从。

2、拼音:无所适从→wúsuǒshìcóng

3、“提笔忘字”成语有无所适从。拓展内容如下:成语的拼音、解释、近反义词、造句

4、反义词:

5、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6、详细解释:

7、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8、答:莫衷一是。

9、晨钟暮鼓:【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出自】: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示例】: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堂而皇之:【解释】: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示例】:坐在一排一排的矮椅上,和跪下的样子也差不多,大家便实行马虎主义,还是~地坐着。(邹韬奋《经历·踏进了约翰》)【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同床异梦:解释:比喻同做一件事而心里各有打算。出处: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人示例:清·钱谦益《玉川子歌》:“~各不知,坐起问景终谁是。”近义词:钩心斗角、离心离德反义词:同心同德、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神魂颠倒:释义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或事入迷着魔。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柔石《二月》:“听说她在外边读书,有许多青年竟被她弄的~。”近义词神不守舍、魂不守舍反义词神色不动,若无其事不虞之誉:【解释】: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出自】:《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示例】:但是,“~”,也和“不虞之毁”一样地无聊。◎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语法】:偏正式;作宾语;表示没想到的赞誉不可或缺:解释: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或:稍微。比如:不可~缓。不可~忽。不可~缺。推波助澜:解释】: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出自】:隋·王通《文中子·问易篇》:“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澜,纵风止燎尔。”【示例】: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鳃断鳍,颓然老矣,尚何能为~之事哉!◎严复《论世变之亟》【近义词】:推波助浪、火上浇油【反义词】:随波逐流、息事宁人【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炙手可热:【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出自】: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示例】:~握大权,待郎充犬吠篱边。◎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近义词】:烜赫一时、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莫衷一是:【解释】: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示例】:人们议论纷纷,~。【近义词】:无所适从【反义词】:一针见血【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瓦釜雷鸣:【解释】: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出自】:《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近义词】:小人得志、庸才显赫【反义词】:黄钟毁弃【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0、近反义词近义词:莫衷一是、不知所措反义词:择善而从

11、近义词:

12、mòzhōngyīshì

1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各抒己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互为犄角、分庭抗礼、大相径庭、与虎谋皮、孤掌难鸣.

14、芳务所依指的是心无所依是表达内心苍凉,孤独无依的一直心境的词语。  与其已经相近的有:  1.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诸将或言固守待援,或言决一死战,或言到临安求救。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2.无所适从,适:往。从:跟随。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15、莫衷一是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6、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不知怎幺办才好示例孙中山《民族主义》:“中国正是新旧潮流相冲突的时候,一般国民都~。”近义词莫衷一是、不知所措反义词择善而从歇后语一国三公灯谜未嫁

17、虽然一些教辅书甚至专家们的看法也不一致,作为学术问题,是可以各述己见的,但不能影响我们语文教学,更不能让中学生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18、扩展资料:

19、解释: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20、对那件事的处理,学校各领导莫衷一是。

21、从议论文的角度看,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对他所议论的问题的观点、主张和看法。当论点提出后就应用论据和论证方法证明它。而本文开头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便举出战例加以证明。用据天时者和据地利者都没有取得战争胜利的事实,说明了只有“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接着文章进行理论论证,阐述怎么样才能做到人和呢?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这也符合议论文常见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式论证结构。本文的“提出问题”,便可以看作就是作者提出的观点。另外,从文末“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总结句看,本文是借战争谈政治,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所以,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则按照当前人教社编著的教学参考书上的看法,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2、莫衷一是mò zhōng yī shì[释义]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语出]清·吴趼人《痛史》:“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正音]一;不能读作“yì”。[辨形]衷;不能写作“哀”或“忠”。[近义]无所适从[反义]一针见血[用法]多用于书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动宾式。

23、无所适从(wúsuǒshìcóng)解释适:往。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幺办才好。出处宋·姚宽《西溪丛语》:“观古今诸家潮之说者多矣……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24、无所适从、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众口纷纭

25、一针见血、异口同声、众口一词、不谋而合

26、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Tags:

很赞哦!

随机图文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