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经典文案 >

见贤思齐的名人素材【57句文案】

2023-05-21 19:37经典文案人已围观

简介见贤思齐的名人素材 1、慎独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或方法,称“慎独为入德之方。” 2、杜甫在参加考试前,情绪高涨,踌躇满志,以为因此即可身登“高津”,一张宏愿

见贤思齐的名人素材

1、慎独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或方法,称“慎独为入德之方。”

2、杜甫在参加考试前,情绪高涨,踌躇满志,以为因此即可身登“高津”,一张宏愿;却不料事与愿违,高扬的理想于顷刻间即成泡影。他旅食京华,经济日趋拮据,生活也日益贫困。为了改变这种处境,他首先向尚书左丞韦济请求汲引。

3、“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5、晏子辅政,屡谏齐王对内薄赋轻刑,对外睦邻友好。晏子为人廉洁无私,生活简朴,虚怀若谷,乐观豁达。晏子位至卿大夫,食田七十万。他的结发妻子已经成了颤颤巍巍的老妇人,满脸皱纹,一头白发,穿着粗布衣服。但是晏子与她仍然相敬如宾,相互恩爱。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选自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11课论语12章。这句话的原文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行走必有一个人是自己的老师要善用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以上便是我的结论

7、杜甫怀着无限愤慨的心情,写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向自己的尊长倾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诉说了自己卓著的才华和远大的抱负,其中“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两句以当时名人的反应再次印证了自己的无伦才华。你看,北海太守、著名书法家李邕请求与他见面,著名诗人、《凉州词》的作者王翰愿意与他作邻,从侧面映衬了诗人卓越的才华。诗中通过扬雄、曹植的相比,通过李邕、王翰的赏识,突出了自己少年即具的非凡才能。这种才能不仅仅是文学上的,而是借文学显示了自己才华出众、令人瞩目。充分表达了杜甫的见贤思齐,心忧家国天下的情怀。

8、这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出的!人就是经常看自己的优点,发现别人的缺点,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在与人相处中,对那些优于自己、强于自己的人并不信服;鄙视和不喜欢有缺点和错误的人;严于律己;把正确的真理当成手电筒,只照顾别人,不照顾自己

9、正心就是通过修为,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堂堂正正,纯净而光明。

10、杨震说:“我们是老朋友了,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这事。”杨震说:“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

11、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

12、“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则要加以改正。”

13、齐景公看到晏子数十年如一日,为齐国的内政外交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晏子既赏识又敬重,想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他。于是景公就找了个借口,到晏子家去喝酒。景公看见晏子的妻子,问道:“这就是你的妻子吗?”晏子说:“是的。”景公说:“啊!这么老这么丑啊!我有一个女儿,既年轻又漂亮,就让她嫁给先生侍候你起居吧。”

14、晏子离席,恭敬地回答说:“我的'妻子现在确实是又老又丑,但是我也见过她年轻漂亮时候的样子啊!我与她一起生活已经很久了,从她年轻漂亮的时候,直到变得又老又丑。她将终身托付于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君王想把女儿赐婚给我,但是我怎么可以辜负我妻子的托付呢?”晏子拜了又拜,辞谢了君王的恩赐。

15、《论语》

16、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17、后杨震又升任东莱太守。往东莱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经他推荐而任昌邑县令的王密,夜里怀中揣着十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

18、晏子婉拒君王赐婚,不让糟糠之妻下堂,表现出君子风范,传为千古美谈!

19、杨震,东汉时华阴人,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杨震教书二十多年,50岁才步入仕途,升任荆州刺史。任职期间,曾举荐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

20、佛印禅师听了,并不嗔怪,只是微笑不语,还悠然自得地闭目养神。

21、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2、关于修身的名人故事

23、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杜甫从洛阳来到长安,参加翌年举行的一次“制举”考试。这次考试于第二年正月举行。主持这次考试的就是当时的奸相李林甫。李林甫为了排挤贤才,堵塞言路,就故意玩弄花招,让全部考生落第,却上表玄宗谎称“野无遗贤”。

24、有一天,他们又斗起禅机来了。苏东坡首先问:“和尚,你看我像什么?”

25、人要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26、修身的名人故事3

27、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

28、苏小妹听后却说:“哥哥你自以为大获全胜,其实今天你又输了!”

29、立身,就是指人应该以一身正气而立于天地之间,正气是指人应该努力培养的美德。人应该向贤者学习,使自己也具有贤者那样的美德,这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的意思。

30、苏东坡回家后高兴地将事情经过告诉他的妹妹,说:“我与和尚斗禅机,总是输给他,今天总算赢了一回。”

见贤思齐的名人素材

31、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提出来的是:孔子

3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4、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

35、最早是由孔子提出。出自于《论语·述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6、晏婴(晏子),历经齐国三朝,辅政长达54年。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聪明过人,能言善辩,而最为后世称道的,是他的高尚品德。

37、杨震后来调任涿郡太守。为人廉洁奉公,子孙常常吃素菜,出门靠步行。老朋友中有人劝他为子孙置办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个‘产业’留给他们,不是也很丰厚吗?”

38、,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39、苏东坡惊问:“此话怎讲?”

40、苏小妹说:“佛印禅师内心纯净而光明,好像有佛光照耀!所以看谁都像是佛;哥哥的内心好像比较阴暗,还可能有污秽,所以看禅师像一堆牛粪。你们二人的内心境界,谁高谁低,不是一目了然吗?”……东坡赮然。

41、还有许多情况,现场自始至终都只有当事者自己一个人,这时也能做到“慎独”,那就是修身的极高境界了!

4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3、修身的名人故事2

4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5、慎独,即是自律,是极高的道德标准,指在独自居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循法度,恪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

4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为大家分享了关于修身的名人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47、接着佛印禅师反问苏东坡:“你看老僧像什么?”

48、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

49、修身的名人故事1

50、杨震深夜却金,在现场没有第三者的情况下,表现了“慎独”的美德!

5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2、人行必有我师,应该是孔子先提出来的,孔子儒家的代表,他崇尚礼仪,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要去认真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就有一个人就可以当做我的老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进步,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我们

53、“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

54、苏东坡见佛印禅师胖胖的,穿了一件黑色僧袍,盘腿坐在那里,黑乎乎的一堆。便说:“和尚像一堆牛粪。”

55、《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儒家文化一直成为封建时代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完整、系统的学术专著。两千多年间,只有一部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流传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56、佛印禅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学士像一尊佛。”

57、孔子呀,论语里面不就是这么写的吗?

Tags:

很赞哦!

随机图文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