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经典句子 >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解释-156句优选

2023-05-07 12:25经典句子人已围观

简介道德经第一章译文解释 1、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解释

1、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2、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译文:

3、行不言之教。

4、天地没有偏爱私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无分别),任由万物自然生灭。

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有余:有丰盛的财货。

7、泊:淡泊、恬静。

8、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9、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10、天地之间,不正像橐龠(冶炼炉上带皮囊的鼓风吹火器)吗?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2、不显耀贪欲之物,能使民心不被迷乱。

13、昭昭:智巧光耀的样子。

14、飓兮:急风。

15、成功而弗居也。

16、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17、有无之相生也,

18、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②,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③,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④,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9、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20、好像在天帝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21、愚人:纯朴、直率的状态。

22、了解大道的人不出门户一步,就能够推知天下事理;不向窗外望一望,就能够了解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向外奔逐得越远的人,懂得的也就越少。所以有道的人不出行也能够推知事理,不用窥望就能够明晓,不去妄加施为就能够有所成就。

23、削弱民众的名利之志,

24、第01章天地之始

25、学习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日积月累多多益善,是为“为学日益”。而体道悟道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与一般的求学截然不同,需要逐步减损固有的成见,故称“为道日损”。

26、皆知“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27、弱其志,强其骨,

28、任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妄自创造。

29、它能磋磨万物的棱锐,消解万物的纷争。

30、澹兮:辽远广阔的样子。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解释

31、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非常名③。无,名天地之始④;有,名万物之母⑤。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⑦。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2、贵食母:母用以比喻“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此名意为以守道为贵。

33、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美之与恶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③,不可不畏。荒兮④,其未央哉⑤!众人熙熙⑥,如享太牢⑦,如春登台⑧。我⑨独泊兮⑩,其未兆⑾;沌沌兮⑿,如婴儿之未孩⒀;傫傫兮⒁,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⒂,而我独若遗⒃。我愚人之心也哉⒄!俗人昭昭⒅,我独昏昏⒆。俗人察察⒇,我独闷闷[21]。澹兮[22],其若海;飂兮[23],若无止。众人皆有以[24],而我独顽且鄙[25]。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6]。

34、荒兮:广漠、遥远的样子。

35、畏:惧怕、畏惧。

36、挫其锐,解其纷,

37、有和无相对而生,

38、和其光,同其尘。

39、道中而用之,又弗盈也。

40、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41、因而,我们总是从“无”(无极)的角度,以观照“道”的微妙;

42、要想取得天下,必须以不生事端为前提。如果滋生了事端,说明已经偏离了大道的无为,转而采取有为的措施。久而久之小事端还会变成大纠纷,纠纷解决不了就会酿成大祸乱,那么何以能取得天下?

43、慢慢脱离具体物象的束缚,损之又损最好空空如也,以至于无私无我无欲无求,最后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故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44、为而弗恃也,

45、因此圣人治世,

46、填饱民众的肚腹,

47、它深邃广博,像万物的本源。

48、渊呵,似万物之宗。

49、先后之相随也。

50、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51、大道空虚守中,阴阳互动而妙用无穷,又不盈满自得。

52、大道像山谷一样虚怀深邃,它不坏不灭、幽微难测,乃是天地之母(本源)。

53、长和短相互显现,

54、难易之相成也,

55、玄妙之中又暗藏无上玄妙,此乃一切微妙智慧的本源(母体)。

56、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57、有所施为,而不恃功占有。

58、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59、道,可设法表述,但被表述出来的道就已非原本的“道”(可道之道,非恒常之道);

60、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解释

61、高和下相对而存,

62、上:高;上面。上等,上乘。等级高或品质良好。

63、是以圣人之治也,

64、有以:有用、有为,有本领。

65、大道本源,是天地的根祖。

66、享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

67、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68、【原文】

69、不推崇贤德美誉,能使民众不去争名;

70、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7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72、【注释】

73、[译文]

74、所以,圣人用“无为(无不为)”的方法治世,用“不言”(以身作则)的方式教化。

75、沌沌兮:混沌,不清楚。

76、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77、正因为不占有不居功,所以也就无所失去。

78、无,名万物之始也;

79、昏昏:愚钝暗昧的样子。

80、音与声相互谐和,

81、成就功业,而不居高自傲。

82、太极,是指原始面貌开始显露时的有形有相的状态,它生育出了天地(阴阳)万物,所以被尊为万物之母。

83、【译文】

84、虚其心,实其腹,

85、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86、傫傫兮:疲倦闲散的样子。

8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其出弥远②,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88、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89、增强民众的血性骨气。

90、我不知这是谁的(无知无识、天真自然的)婴孩,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解释

91、第47章不为而成

92、未央:未尽、未完。

93、[原文]

94、与光辉相融亦与尘埃同体。

95、遗:不足的意思。

96、无极,是指宇宙还处于一种未分上下前后左右、没有边界、无形无相的状态,它是万物的起始;

97、(圣人顺应天道),

98、音声之相和也,

99、不推崇稀贵之物,能使民众不去盗抢;

100、湛呵,似或存。

101、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102、美之与恶:美,一本作善,恶作丑解。即美丑、善恶。

103、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104、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105、顽且鄙:形容愚陋、笨拙。

106、天下人皆知“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醜”的存在。

107、总是从“有”(太极)的角度,以体察“道”的运行(阴阳的变化)。

108、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09、②果:达到目的,取得成功。而已:罢了。

1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11、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112、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113、则无不治矣。

114、①焉:兼词。

115、越是鼓动不已,风烟越是喷薄而出(长久而运转无止息)。

116、大道清静湛然,似有若无。

117、圣人也没有偏爱私心,对待百姓就像天地对待刍狗一样(无分别),任由百姓自由发展。

118、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119、“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120、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解释

121、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

12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

123、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124、[注释]

125、六年级课本上没有这篇课文。

126、难和易相互形成,

127、使民众没有智巧心机,没有贪婪欲求,

128、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29、不上贤,使民不争;

130、使智巧狡诈之人不敢妄为,

131、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132、名,可设法命名,但被命名后的名字已非它原来的“名”(可名之名,非恒常之名)。

133、【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134、看似空虚,却无法逼迫而使之屈服(空虚却妙用无穷尽);

13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36、(如此)则没有什么治理不了的。

137、有,名万物之母也。

138、按照“道”的原则辅佐君王的人,不依靠兵力来称霸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很快遭到报应。军队到过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过后,必定会有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算了,不会以兵力强大来耀武扬威。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自尊自大;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夸耀;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骄傲;即使达到了目的,也认为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逞强。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衰亡,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走向败亡

139、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这是区别尊贵与卑贱的用语。

14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141、万物作而弗始也,

142、可以用言语描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有了空间,才开始呈现出天地;有了根源,才开始孕育万物。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宁静无欲的心态,就可以深入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常存欲望,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表层的东西。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称谓,它们都很神秘。那神秘又深远的极处,便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所在。

143、高下之相盈也,

144、清静民众的内心,

145、④已:停止,这里可译为“死了”、“死亡”。

146、闷闷:纯朴诚实的样子。

147、长短之相形也,

148、(若定力不足)听闻多了,反而扰乱心神,莫不如静守中道。

149、前和后相随有序。

150、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解释

151、下:下等,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

152、它绵绵不绝,若有若无。它运作万物,永无穷尽。

153、③伐:夸耀功绩。

154、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

155、无极与太极虽名称相异,但实则两位一体、辩证统一,太极是无极的另一种形态,它们在大道的变化中互换着身份,皆称之为“玄”。

156、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Tags:

很赞哦!

随机图文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