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经典文案 >

狄更斯的晚期作品

2023-10-08 10:26经典文案人已围观

简介狄更斯的晚期作品 1、皮普生活在姐姐家里,生活艰苦,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像姐夫一样的铁匠,他没有想当上等人。 2、皮普的整个发展过程是符合一般人性理论的。 3、继《雾都孤儿》

狄更斯的晚期作品

1、皮普生活在姐姐家里,生活艰苦,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像姐夫一样的铁匠,他没有想当上等人。

2、皮普的整个发展过程是符合一般人性理论的。

3、继《雾都孤儿》之后又看了《双城记》。隐约感受到了狄更斯小说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特征。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拙见。

4、第三,狄更斯始终没有放弃宽恕与仁爱的基督教信念,坚信爱能感化人并消除仇恨,这说明他同时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或幻想主义者。

5、《远大前程》一书属于查尔斯·狄更斯的晚期作品。故事背景为1812年耶诞节前夕至1840年冬天,主角孤儿皮普(Pip)以自传式手法,叙述从7岁开始的三个人生阶段。

6、是沙堤斯庄园

7、《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

8、从《董贝父子》以后,狄更斯的创作更为成熟。

9、狄更斯的文学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作品有着不同的主题和针对性。

10、后来他之所以想当上等人是因为环境的改变。

11、《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是3部政治意识很强的重头作品。

12、第二阶段是1842至1850年,狄更斯作品的主题转向了对金.钱统.治和唯利是图等资.产阶.级弊.病的批.判。这个阶段的主要作品有其访美后写的《游美札记》(AmericanNotes,1842)、《马丁·朱述尔唯特》(MartinChuzzlewit,1843—1844)、《圣诞故事集》(ChristmasTales,1843—1848)、《董贝父子》(DombeyandSon,1846—1848)和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DavidCopperfield,1849—1850)。这一阶段的作品更加注重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语言更加个性化,人物形象也更具社会意义。

13、狄更斯把自己的人生观、哲学和道德的思想都总结到了这部创作之中。

14、而事实上,这个“远大前程”是带讽刺意义的,应该说这部作品的主题决非仅仅是写孤儿皮普想当上等人的理想幻灭的故事,如果这样理解,就领会错了狄更斯创作这部作品的意义。

15、狄更斯经历了丰富的人间生活后,对人,对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都有了深刻的认识,而所有他成熟的思想认识都汇总在《远大前程》一书中。

16、其次,尽管从《匹克威克外传》(1837)到《董贝父子》(1848)、《荒凉山庄》(1853)再到《双城记》(1859)和《远大前程》(1861),狄更斯的风格越来越沉郁,但即使是在他后期的作品中,都不时可见幽默与机智的闪光,而幽默的心理基础恰好是喜剧精神与浪漫情怀;

17、狄更斯早期的作品,气势宏伟、通俗流畅、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其中对社会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部的制度和领域。如《雾都孤儿》《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马丁·朱述尔维特》、《圣诞欢歌》等。

18、后期作品明显地反映出创作主题的不断深化、技艺方面的成熟和多方面的探索。《远大前程》可以视为《大卫•科波菲尔》的负面,但在探讨人生道路方面更有现实性和警世性,而作者早年的乐观态度明显减少。

19、第一阶段为1833年至1841年,其作品揭.露和讽刺了资.本主.义的阴.暗面,认为罪.恶的根源在于个别坏人,而法.律是维护正义的。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有辛辣幽默的《匹克威克外传》(ThePosthumousPapersofPickwickClub,1836—1837)、描写孤儿凄苦遭遇的《雾都孤儿》(OliverTwist,1837—1839)、反映小私有者悲.惨命.运的《老古玩店》(TheOldCuriosityShop,1849—1841)等。这一阶段的作品结构相对松散,描写相对冗长,写作手法不够成熟。

20、这部作品原题名是GreatExpectations,意思是指一笔遗产,中国把它译成“远大前程”。

21、狄更斯早期的小说,气势宏伟,通俗流畅,幽默泼辣而又充满感伤情调,其中对社会的揭露批判,一般只限于局部的制度和领域。如《奥列佛•特维斯特》、《马丁•朱述尔维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和《圣诞欢歌》等。

22、狄更斯小说的讽刺效果。幽默中的讽刺随处可见。《双城记》中台尔森银行墨守成规的老古董“行里的那班股东,以它的狭小、阴暗、难看、不便为荣”;对侯爵老爷的夸赞“他早晨喝的这杯巧克力需要4个壮汉才能灌进他的嗓子眼儿”;《雾都孤儿》中奥利弗关禁闭期间的锻炼是一边沐浴一边被鞭子抽打,社交是被带到孩子们吃饭的大厅,当众领受鞭打,以儆效尤。这样的讽刺在狄更斯小说中比比皆是。我们知道,讽刺是一种艺术,它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将对象戏剧化,亦或是丑化,避免了直观的死板叙述带给读者的生硬反感。狄更斯将幽默与讽刺完美的结合,直观的为我们呈现了生动真实的生活图景。

23、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狄更斯是一个富有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作家。现实主义,他的小说中描绘了英法下层劳动人民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以及因为长期压榨贫困所引发的暴动。《雾都孤儿》中对教会虚伪和非人道主义的赤裸裸的批判,对肮脏街道住着的肮脏的人干的肮脏勾当无情的揭露。《双城记》中对于法国大革命的描写,真实的再现了穷苦人民被逼到极致彻底与上层贵族决裂引发的血腥和残暴。革命人民盲目屠杀,在憎恨贵族社会对他们残酷压迫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畸形社会阶层,除了仇恨和报复一无所有。理想主义,他的小说中苦难背后基本都有爱的天使的守护。《雾都孤儿》中小奥利弗虽然历经苦难,但最终遇到了拯救他于水火中的布朗洛先生,梅利太太,还有温柔善良的罗斯小姐。《双城记》虽然描写了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被仇恨蒙蔽双眼的残忍刽子手,但也刻画了为爱牺牲拯救情敌的痴情男人西德尼·卡顿,善良孝顺的马奈特小姐等等。总之,最后的结局基本圆满。这也印证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他既反对骄奢淫逸的贵族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对革命人民极端的痛恨招致的暴力循环。

24、狄更斯小说设置了很多悬念和伏笔。读开头几章时你会觉得摸不着头脑,感觉相互之间并无关联,但随着你阅读数量和质量的累积,你在前面见到的每一个人名,地名,事件,都与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双城记》中开头“复活”的多次描写(马奈特医生的康健与复发、西德尼·卡顿的“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箴言,查尔斯·达内的重生)、酒店旁洒落的葡萄酒着重渲染的猩红色(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血腥屠杀)、北楼105号(马奈特医生的冤情、巴士底狱的沦陷)、德发日太太的编织(用针法和符号将所有事情记录下来)等等在后文的叙述中都能得到一一简答。这样的伏笔可以始终牢牢攫取读者的心,将剧情的起伏与读者的思绪紧密相连。同时,小说的结构也变得严谨有致,耐人寻味。

25、这个译名给读者一种印象,即作品的主人公是有远大前程的。

26、狄更斯创作的第三个阶段是1851年至1870年。这一阶段作品对资.本主.义痼.疾批.判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先前的任何作品。小说的悲.剧色彩更为浓重,讽刺更为尖刻,幽默的色彩却褪去不少。此时的作品包括《荒凉山庄》(BleakHouse,1852—1853)、《艰难时事》(HardTimes,1854)、《双城记》(ATaleofTwoCities,1859)、《小杜丽》(LittleDorrit,1855—1857)和《远大前程》(GreatExpectations,1860—1861)等。狄更斯后期的作品在写作技巧上更加完善,小说的连贯性更好,情节和主题的关系更加紧密,“象征”的手法也常被用来表现小说的主题

27、不同的环境可以造就成不同的人。

28、狄更斯的哲学思想之一是环境对人思想的影响。

29、《大卫·科波菲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

30、这部作品并非任意写出,而是以狄更斯以前的十多部作品为基础,是他思想的总结。

狄更斯的晚期作品

31、狄更斯的早期作品,如《匹克威克外传》,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颇具浪漫情怀,因此,至少可以说早期的狄更斯是一个或半个浪漫主义者;

32、狄更斯以其小说创作篇幅宏大,气势磅礴,内容包罗万象,风格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生前就已经饮誉国内外,是英国19世纪小说繁荣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影响遍及欧美以及世界各国。他的作品以及根据这些作品演化而成的各种通俗、儿童读物和娱乐节目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更广。

Tags:

很赞哦!

随机图文

标签云